Skip links

柳州市

柳州市

柳州,又称龙城,位于广西中北部,是以工业为主、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,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。市辖5县5区,总面积1.86万平方公里,市区建成区面积225.09平方公里,城镇化率64.01%。全市常住人口400万人,户籍人口386.6万人,居住有汉、壮、苗、瑶、侗等44个民族成份。

立足于“实业兴市,开放强柳”的柳州,积蓄了充沛的后劲,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,创造更为优越的环境。2017年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55.67亿元,增长7.1%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,达11055美元,对广西经济增长贡献率约14%。经济结构持续优化。一、二、三次产业比重为6.9:54.0:39.1,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,达1079.05亿元,增长11.6%。发展质量不断提高。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,增长9.1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.8亿元,增长13%,其中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28.7%。工业利税增长13.6%,工业利润增长38.7%。人口集聚度持续提升。全市常住人口净增长4万人,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13万人,是西部地区少数几个人口净流入城市;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4.41万户,增长33.5%;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.93万人。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城镇居民收入32661元,增长7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1元,增长9.4%。财政投入民生保障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%。初步核验, 6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、实现脱贫54766人,圆满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任务。在广西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突出。柳州以广西1/13的面积、1/14的人口,创造了广西1/7的经济总量、1/5的工业产值、1/6的财政收入,在广西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。

 

工业柳州:一座生机勃勃、活力迸发的工业之城

作为广西的工业重镇,柳州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,处于国内泛珠三角经济区、大西南经济区以及东盟经济区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上,区位优势突出,发展潜力巨大。目前,形成以汽车、钢铁、机械为支柱产业,化工、制糖、造纸、制药、建材、日化等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,拥有上汽通用五菱、柳钢、柳工、两面针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,全市工业化水平51.11%,在广西率先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。

柳州又是国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、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全国七大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之一,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一汽、东风、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企业的城市,“五菱”“乘龙”“东风风行”和“宝骏”等系列汽车品牌享誉全国。2017年汽车产业产值2543.8亿元、产量253.5万辆,城市汽车产量全国排名前列,占全国比重达8.7%。柳钢集团是华南、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公司,已跻身中国千万吨钢铁企业、中国500强行列,多种产品获得全国冶金产品实物“金杯奖”“冶金质量品质卓越产品”“广西名牌产品”等荣誉称号,产品出口东盟、日本、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家地区。机械工业以工程、建筑机械、空压机等产品为代表,柳工集团是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,装载机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,压路机、叉车、推土机、起重机、平地机等产品保持国内行业前5位。欧维姆预应力锚具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,其技术开发中心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。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,比重达12%。

 

开放柳州:一个互联互通、集聚力强的立体化交通枢纽城市

在经济地理位置中,柳州具有连接中南、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承东启西、连南接北的枢纽功能,是中国内陆走向东盟的重要通道城市,形成了集铁路、公路、水路和航空于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。6条铁路干线(湘桂铁路、黔桂铁路、焦柳铁路、柳南客专、衡柳铁路、贵广高铁)在柳重叠交汇。柳州是中国公路运输主枢纽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,现有5条高速公路(G72泉南高速桂林—柳州—南宁段、G78汕昆高速北环—宜柳段、G65包茂高速联络线柳州—梧州段、G76夏蓉高速桂林至三江段、S31三江至北海高速)和6条国道(209国道、242国道、321国道、322国道、323国道、357国道),规划在建5条高速(G78阳朔至鹿寨高速、S22桂林至柳城高速、S22融水至河池高速、S51柳州经合山至南宁高速、S30贺州至巴马高速)和改扩建5条国道(209国道、242国道、321国道、323国道、357国道)。柳州白莲机场达到民航4D级标准,通航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杭州等大中城市。柳江航道是国家规划西南出海水运“一干三通道”中的北线通道和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广西实施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以及柳江航道升级后可通行2000吨级船舶。

当前,我们正精准对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布局,加快搭建通往东盟国家的“空中纽带”,打造中国内陆与东盟双向往来的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,力争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。加快柳州至广州铁路、柳州至韶关等铁路建设,向西连接“渝新欧”铁路,构建贯穿亚欧的“桂渝新欧”战略运输通道,形成南接北部湾出海大通道,北联桂北通向华中腹地,东接珠三角与粤港澳,西接滇黔川渝构建贯穿亚欧的“粤桂渝新欧”运输大动脉,全面融入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大格局。

 

宜居柳州:一个底蕴深厚、韵味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城市

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早在5万年前,柳江人、白莲洞人就在这里刀耕火种、繁衍生息。 “山清、水秀、洞奇、石美”,“壮歌、瑶舞、苗节、侗楼”,更是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。市区青山环绕,水抱城流,享有“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”的美誉。先后荣获“国家园林城市”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“国家森林城市”“国家卫生城市”等殊荣。温家宝总理称赞柳州“山清水秀地干净”,认为“柳江河就是广西最大的品牌,在全国找不到第二条”;李克强总理评价“柳江不逊漓江,柳州不输桂林”,这些都是对柳州人居和生态环境的由衷肯定。森林覆盖率达65.02%,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.84%,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.4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.37平方米,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持续保持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。深入开展花园城市2.0建设,“紫荆花城”成为城市新名片。积极建设智慧城市、海绵城市,着重打造一流的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体育服务设施,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吸引力。

 

未来柳州:一片前景美好、潜力无限的投资创业沃土

2018年,柳州认真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赋予广西的“三大定位”,提出了“三大建设”发展思路,即:建设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核心枢纽,建设面向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实业引擎,建设广西“一带一路”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开放高地。同时,按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,结合柳州的实际情况,确定了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5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5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,财政收入增长8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5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.5%。

为实现以上目标,柳州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按照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围绕自治区“两个建成”奋斗目标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深入实施“实业兴市,开放强柳”战略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践行“五个扎实”要求,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坚决打好产业转型升级、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,全力建设国际通道的核心枢纽、战略支点的实业引擎、重要门户的开放高地,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,为实现“率先建成”和“打造龙头”双目标持续夯实基础。

Return to top of page